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烟标上的“丝路”情

[ 知识百科 ] 2015-07-28 来源: 东方烟草报 作者: 张兆鹏
    上学的时候我们就接触过“丝绸之路”这个词,也背诵过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提到“丝绸之路”,我脑海中经常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黄沙漫漫,驼铃声从远方传来,一队瘦长的影子在大漠上飘过。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是寂寞的,正因这份寂寞,行走本身也成为一项带有悲壮感的事业。
 
 小时候,大人们经常去安阳的一个钢铁厂拉煤。那时候,他们仅凭一辆平板车,从我们河南濮阳台前县徒步到安阳拉煤,一个来回需要好几天时间。父辈们用汗水铺就了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之路。现在想来,对父辈们而言,这条路也是一条寂寞而悲壮的漫漫长路。在路上,抽一支便宜的卷烟成了他们解乏的一种方式。 
 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玩一种叫“四角”(用废纸折叠成一个有正反面的正方形物体,和其他小伙伴摔着玩)的游戏,大人们的烟盒是我们叠“四角”的重要资源。有时候,遇到一些比较少见的烟标,我就留起来。现在,我的烟标收藏册中的“火车”“大刀”“金钟”“太行山”“安阳”等烟标就是那个时候收集的。 
 记得我二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那是1992年春节前,他去安阳拉煤,帮人捎了一条“丝绸之路”卷烟。回来的路上兜里没剩几个钱,他只能靠吃干馍喝凉水支撑。半路上,二爷爷病倒了。幸亏有人发现,及时喊来了附近的赤脚医生。医生说是营养不良,需要休养。于是,二爷爷就在这位赤脚医生家里住了两天,病好之后才离开。二爷爷没有钱给这位赤脚医生,就把那条“丝绸之路”卷烟送给医生,表达感激之情。 
 我收藏的“丝绸之路”烟标大多是我二爷爷给的。翻开我的河南安阳卷烟厂烟标专题册,看着那几枚“丝绸之路”烟标,我会想起父辈们的故事,并从中感受到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阳卷烟厂出品多款“丝绸之路”烟标,我共收集到12款:竖版软标两种,竖版卡标两种,横版软标8种。其中有几枚还是纪念标,上面印有“85年北京国际稀土博览会纪念”“88年国际汽车拉力赛专用”字样。这种纪念烟标生产数量不多,十分珍贵。 
 那些“丝绸之路”烟标对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也多有助益。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那时我读初中一年级,学校里举行了纪念香港回归祖国知识竞赛,其中有些问题与丝绸之路相关。平时,为了弄明白“丝绸之路”烟标的一些文化内涵,我经常查阅相关资料,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比较熟悉。在那次知识竞赛中,我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历史老师,并担任班主任。历史题材烟标成了我教学的帮手。初中一年级的历史课本中有一节内容讲秦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备课时,我从自己的烟标收藏册中选取了“秦皇”“汉武”“丝绸之路”“西汉”等30余枚烟标,制作成挂图,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挂图先自学,然后再讲授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