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使用烟票的年代[图]

[ 知识百科 ] 2010-01-26 来源: 烟悦网 作者: 内阁首辅



上世纪使用的烟票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以国家1953年10月出台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为标志,老百姓生活进入了“票证时代”。
  烟票比粮票、布票等票证出现得晚。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的烟叶生产出现困难,卷烟生产原料不足导致市场供应紧张。1958年国家决定在上海、黑龙江、浙江等地试行卷烟凭票定量供应,烟票由此产生。1960年,商业部下发通知,在全国实施卷烟凭票定量供应,烟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2000年以来,我收藏了几百张全国各地不同时期的烟票。从我个人的收藏和研究来看,烟票主要通过地方政府、糖烟酒或食品公司等按月或按号发放。按月发放的烟票领取者必须在规定月份内使用,按号发放的烟票只能在规定的某个时间段内使用。一般情况下,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都能按月或按号领到数量不等的烟票。对农民交售农副产品的奖励烟票也有很多。很多烟票上都标明了甲级烟、乙级烟、丙级烟等,并注明了供应数量。
  1965年以后,卷烟供应紧张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1965年5月4日,国家商业部在下发给各地商业部门《关于甲乙级卷烟供应办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甲级烟原则上仍实行定量供应,“中华”等名牌产品产量很少,不得敞开供应,其他品种在保证定量供应外,余下产品如何销售,由省、市自定;乙级烟部分质量较好、销售面较广的产品,如“前门”、“恒大”、“大重九”等10个牌号,继续实行定量供应和高价销售(在保证定量供应的前提下,将富余的卷烟以较高的价格面向社会出售)。
  我参加工作的1972年正好是“文化大革命”中期,当时卷烟生产受到冲击,之前一度缓解的卷烟供应又紧张了起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初期,卷烟供应依然紧张。随着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烟草专卖体制得到确立和巩固,卷烟供应紧张的情况才得到了扭转。从1988年开始,一些地区开始取消对甲级烟、乙级烟的凭票供应政策。1991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卷烟敞开供应,烟票也随之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摆进了历史的橱窗。
  历史回放:烟票从1958年开始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衰落,上世纪90年代初停止流通。烟票及其他票证作为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见证、计划经济体制的写照,它们的废止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新中国经济由贫弱匮乏走向富足繁荣的历程,以及这巨变背后国家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