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烟标上的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

[ 知识百科 ] 2010-04-02 来源: 烟草在线 作者: 汪伟

 观音阁,又名龙蟠晓渡,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小东门外江心的龙蟠矶上,距岸约200米。因浩瀚长江仅此一阁,故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阁”,是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在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鄂州的观音阁榜上有名,被列为“古建筑”类别。至此,继1988年怡亭摩铭岩石刻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18年后,鄂州又有了第二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阁始建于宋代,至元代(公元1280年)修建完成。明清两代均有修葺。1984年,鄂州建市后,又经重修,而使面貌焕然一新。观音阁建在长江鄂州段的龙蟠矶上。龙蟠矶原是长江中的一组巨大的礁石,屹立于江心,石势蜿蜒,宛若金龙。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霜,纵览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浩淼长江水之中。狂涛巨澜曾使多少名楼华构席卷而去,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龙”(清人官文诗句),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

  相传孙权定都武昌(今鄂州)之前,有黄龙卧在蟠矶上,积日方去,故名蟠龙矶。它与城东的凤凰台遥相呼应,并称“龙蟠凤集”。蟠龙石龙头翘首西望,观音阁突现在龙头之上,恰似半空飞来,虚悬于大江之上。上游数里,有吴王孙权避暑的西山,与黄州东坡赤壁隔江相望;下游一里许江边,又有伍子胥岸亭,被渔夫搭救的“接渡石”,与观音阁合为古代八景之——龙蟠晓渡。

  观音阁坐东朝西,长24米,高14米,以红石青砖砌就,是典型的木制结构亭阁式建筑,与阁下的龙蟠矶绝妙地融为一体,有巧夺天工之妙,阁身正壁镌有”观音阁”三个遒劲的大字。进阁正门石碑上刻的“龙蟠晓渡”四字,出自清代官文手笔。 

  阁内自西向东,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观澜亭上,俯瞰江流,胜景忧宏;三重殿里,仰瞻前贤,文章彪炳。纯阳楼上吕洞宾正酣燃大睡,游人至此,莫不止步屏息,会心一笑:如此蓬莱仙境,独此公得其所哉? 

  鄂州故老相传,古时候观音阁能随潮涨落,龙蟠矶上原有两个凹口,说是“神鳖”的两只巨眼,一个出油,一个出盐。后来,阁中一位贪心的道人拿凿子把凹口的口径扩大了数倍,希望出更多的油盐。不料,把神鳖的两眼戳瞎了,再也不出油盐了,观音阁也不能随潮涨落了……。这个故事流传了几许春秋,也无法确考,但只要观音阁存在,它大约还会世代相传,给后人以无穷的想象力。

  对此,观音阁在烟标上也有所描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湖北当阳卷烟厂长阳分厂出品过一枚“观音阁”烟标。虽然该标没有直接标注是鄂州的观音阁,但从全国众多的观音阁中不难分析判断出该标与鄂州的观音阁有关。其一,该标为本省所产;其二,湖北当阳和长阳并没有观音阁;其三,烟标上的“行云流水”似的“浪花”图形应该是意喻在水上的观音阁。据笔者考证,在全国众多的观音阁中,真正建在水上的观音阁仅此鄂州一例。当然,如果能考证出该标与鄂州观音阁无关,也是“标研”的新发现和新成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