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长白山(香魁)

[ 品鉴赏析 ] 2011-07-27 来源: 烟悦网 作者: 烟语重楼

      发帖前先爬爬楼,查到“kuzaizai”兄弟在4月份就晒过长白山(香魁)的雏形(http://bbs.yanyue.cn/thread-219241-1-1.html),而“长白山香魁”兄弟更是在6月份上了长白山(香魁)的高清图(http://bbs.yanyue.cn/thread-225712-1-1.html)。

      我搞到的这包长白山(香魁)和kuzaizai的帖子主角相比,烟盒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长白山香魁的帖子主角相比,焦油量似乎有出入。或许是因为这包烟还没有最终定稿吧?(烟悦提示:本品信息尚未经官方确认)

      未拆玻璃纸的烟盒,照片有点模糊;玻璃纸细节。

  

      拆掉玻璃纸后的图。

  

      拆掉玻璃纸后的烟盒细节。

 

      这四个字亮了:“提拔开启”。

 

      烟支,烟丝。

 

 

      没近距离把玩过沉香,无法比较烟支嗅香里的特殊气味究竟是不是盒子上“天然优质沉香配伍为香源体,经冻干超微破壁,与烟香凝为一体”等文字所描述的“沉香”。

      百度一下,得知“沉香”又名“女儿香”:据史书记载,沉香在唐朝已传入广东,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在东莞地区,所以又名莞香,而莞香的洗晒由姑娘们负责,她们常将最好的香块偷藏胸中,以换取脂粉,香中极品“女儿香”由此得名!哦卖糕的,原来这包外观貌似忠良沉稳的烟背后竟然有如此香艳的一个传说!不知我嘴唇亲吻的这支烟,里面的沉香出自哪位姑娘?这位姑娘又家居何处、芳龄几许、三围多少?得,打住,再继续浮想联翩下去,大半夜的还睡不睡了?

      自黄鹤楼开“淡雅香”之先河以来,香型品类几成泛滥之势。如果说后继的清甜香、醇香、原香之流和烟还基本靠谱的话,檀香、茶香、橄榄香则多少显得本末倒置。各品牌挖空心思、大费周章,终于制造出了一支又一支脱离烟香的香烟,创意如同天马行空,效果好似泥牛入海。正是那:

      卖点寻求有妙方,宣传广告更夸张。

      可怜技术工奇巧,不做烟香做异香。

      却不知长白山(香魁)的“沉香”,会不会再次陷入差异化的“最异”怪圈?

      点燃,一股平和自然、微辛回甘的奇特味道静静蔓延开来,有如木头燃烧,但又毫无呛刺,大约这就是“沉香”罢。烟气浓度不错,胶着而聚集,但里面所承载的、能为我清晰辨识的烟草本香不出所料,表现乏力。半支过后,毛刺感稍有冒头。一支下肚,口腔泛出少许涂敷感。

      本想诟病两句,但看到烟盒底部的“焦油量:6mg”,我又释怀了——即使来一支纯粹得只有烟香的6mg,我能过瘾么?反正都杀不了瘾,不如剑走偏锋、外引异香,以“另类”取胜。这种处理方式,的确要比那些焦油量高到12mg、却依然没有烟味的奇特香型们高明!

      目前还不知道长白山(香魁)上市后的价位,不过我也无需去关心了,“提拔开启”四个字已经点明了此烟的适宜人群,这里面不会有我——不管是现在,还是在遥远的未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