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我国过滤嘴接装机的由来

[ 知识百科 ] 2014-04-17 来源: 烟草在线 作者: 王保兴
    上世纪50年代初,过滤嘴卷烟在国际上开始出现,并迅速风靡全球。而那时,中国尚无过滤嘴卷烟生产。面对国外过滤嘴卷烟对中国卷烟市场的冲击,一些民族卷烟工业企业感到了深深的忧虑。
我国引进的第一台滤嘴接装机陈列在中国烟草博物馆内
    “带有过滤嘴的卷烟,一是看起来比较高档,二是有利于降焦减害,在当时颇受消费者关注。”现年92岁高龄的邱百川老人,是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退休干部,对烟草事业有着深厚感情的他,说起那段历史记忆犹新。
    “我们意识到,过滤嘴卷烟是一种发展趋势,中国也必须有自己的过滤嘴卷烟。”邱百川说。但那时国内的卷烟生产企业一无过滤嘴卷烟生产设备,二无相关的技术,只能望洋兴叹。
    作为中国民族卷烟工业发源地之一和卷烟工业中心,上海率先开始了对过滤嘴卷烟生产的探索和尝试。
    沈景柏,今年79岁,1990年退休,退休前为原中国烟草总公司上海市公司物资部副主任。他记得,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卷烟二厂(编者注:上海卷烟二厂是上海卷烟厂的前身,1960年12月更名为上海卷烟厂)曾尝试过用硬纸板制作卷烟过滤嘴。“那种土办法制作的过滤嘴不仅外观上不好看,而且抽起来漏风,对减轻吸烟危害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因此仅仅持续了几个月就放弃了。”
    情怀犹在,责任难辞。尽管有过失败的苦闷,但中国卷烟工业的先驱们却始终没有放弃对过滤嘴卷烟生产的探求。
    1959年,为实现独立生产过滤嘴卷烟的梦想,香港南洋烟草公司辗转从当时的联邦德国虹霓公司购进一台过滤嘴接装机,后转赠上海卷烟二厂。
    有了设备,但不懂技术,如何将过滤嘴接装机运用到生产中又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当时仅有的一份资料就是设备说明书。”邱百川回忆道,凭着一股“争口气”的韧劲儿,上海卷烟二厂集中起自己所有的人才、技术资源,通过对说明书的反复研究,终于在最短时间内将设备调试成功。
    1959年,第一批过滤嘴卷烟----“中华”牌过滤嘴卷烟问世,拉开了中国过滤嘴卷烟生产的序幕。
    上海卷烟二厂也由此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家具有独立生产过滤嘴卷烟能力的卷烟企业,为中国民族卷烟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尽管过滤嘴卷烟代表了一种趋势和方向,但刚开始产量很小,上市后也并非一帆风顺。
    “一方面,受当时技术和原料所限,滤棒都是由上海市土产公司通过日籍代理商从日本直接进口的;另一方面,人们习惯了没有过滤嘴的卷烟,对于过滤嘴卷烟还不是很适应。”沈景柏回忆,过滤嘴卷烟刚上市时,不少人会在抽之前把过滤嘴掐掉。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过滤嘴卷烟才慢慢被消费者所接受。1968年,上海卷烟厂开始批量生产过滤嘴卷烟,年产量3686箱,占全年卷烟总产量的0.4%。
    1969年,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台YJ21型过滤嘴接装机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接装机生产的空白。不久,无锡化工研究所研发成功滤嘴材料二醋纤维湿法纺丝工艺。1971年,上海卷烟厂按该所提供的方案进行湿纺工艺试验,并于1972年投资35万元建成年产100吨卷烟滤嘴的试验性车间,1973年进行试生产。
    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各地卷烟厂已经普遍具备了滤嘴卷烟生产的技术能力,过滤嘴卷烟开始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
    如今,那台曾引领国产过滤嘴卷烟发展、最先被引进国内的过滤嘴接装机,早已退出了生产一线,被完好地保存在了中国烟草博物馆。但它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结束,它在向人们展示着历史,诉说着民族卷烟工业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