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婴戏图”烟具赏析

[ 知识百科 ] 2014-10-08 来源: 《东方烟草报》 作者: 华杰
    在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过程中,描写儿童嬉戏、玩耍的画作,被称之为“婴戏纹”或“婴戏图”,并成为古代瓷器、玉雕、木刻、刺绣上常见的装饰图案,可谓是中国古代儿童画。“婴戏图”的最早起源,目前尚无法确定。但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图案,收藏界普遍认为,“婴戏图”被运用在瓷绘装饰工艺上始自唐代青瓷。“婴戏图”在宋代得到充分发展,被大量运用于玉器、漆器、陶瓷、织绣等工艺品中。
  “婴戏图”的盛行主要源于两种思想:第一,源于中国人祈求多子多福的传统文化习俗。第二,源于古代的“童心说”。古人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人的初心是纯真美好的,孩童的可爱正缘自他们的不刻意、不做作。
①水晶百子图内画鼻烟壶。
②童子嬉蝶青花瓷烟缸。
③清代白铜阴刻虎丘山婴戏图烟壶。
  中国烟草博物馆收藏有几款印有“婴戏图”的烟具:
  水晶百子图内画鼻烟壶(图①)。该烟壶通盖高93毫米,宽31毫米,水晶胎,青玉色仿珊瑚馒头盖,直颈溜肩,筒型壶身,敛腹,圆形圈足。内画整体背景采用淡青色调,与壶盖相呼应。画面连续不断,形成一个环形的长卷,在方寸壶壁的小小空间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喜气洋洋的百子图。图上的孩童欢聚一堂,或追逐,或嬉闹,或围坐对弈,或簇拥相携,神态各不相同,色彩层次分明,营造出一派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童子嬉蝶青花瓷烟缸(图②)。该烟缸呈圆盘状,小巧玲珑,瓷质白,饰以青花装饰。烟缸口沿较薄,壁部较为平直,内外壁均有一圈青色描边。内部主要描绘了两个儿童扑蝴蝶的场景,一只蝴蝶在树下飞舞,两个儿童追随其后奔跑,前方是一丛花朵。画面形象生动,充分表现了孩童自由自在的心情。
  清代白铜阴刻童戏花卉水烟壶。该烟壶手托为对称的双筒型,中间由圆柱连接,截面为“8”字形;壶身侧面有两个孩童在树下放风筝,其中一个孩子的风筝正在天上飞翔,另一个孩子则忙着收拾摇摇欲坠的风筝。两人的动作和专注的神情使画面充满童趣,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清代白铜阴刻虎丘山婴戏图烟壶(图③)。该烟壶白铜质地,储烟仓盖内侧有“木大宝”字样,手托整体呈扁椭圆形。烟壶一面刻有苏州虎丘山景色,另一面刻有婴戏图,衬以山石、松柏,彰显出中国传统画的构图法则。整幅图刻画了三个跪在地上斗石取乐的孩童,笔法朴实而简逸,孩童头部线条流畅,五官描绘较简洁,展现出嬉戏童子的率真。
  上述几款烟具中的“婴戏图”,既有以局部特征来突出神态的,也有以全身动作来表现孩童的活泼、灵动的。笔者认为,“婴戏图”具有以少胜多、以简去繁的中国写意画的特点。充满稚趣的儿童题材画作之所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被大量运用于装饰各类器物,甚至成为烟具上的常见图案,在于人们始终怀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于人们对“本心”、“童心”的推崇。“婴戏图”在烟具上被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烟具的艺术水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