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鼻烟瓶雕刻技艺的出位之思
鼻烟瓶,顾名思义是盛放鼻烟的容器。鼻烟壶虽然体积小巧,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我国古代研究手工工艺的书《天工开物》里讲得很直接,评价一件好的手工艺品,“材美、工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纵贯中国的手工艺术史,几乎每一件鼻烟瓶优秀作品都透露出能工巧匠无处不在的智慧之光和出位之思。
鼻烟壶大体上的形制是均有一小口,顺口往里挖膛,膛越大越好。鼻烟壶大多有似馒头形的盖,以雕刻花纹为最好,盖下有象牙或木等质地的小铲,用于铲鼻烟。口小膛大,材质好,价值才高。例如:玛瑙烟壶讲究膛大胎薄,俗称“飘”。又比如清代晚期玉质的鼻烟壶有一种口较小,无颈,膛直上直下,常称之为 “一膛钻”,这种烟壶底部无圈足,只有一个小平底。或许我们可以理解由于玉料多是天然的,大小、造型无不受制于此,也正是这一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才有了 “因材施艺”、“鬼斧神工”、“化腐朽为神奇”等经典的创作设计理念。
作品“缠枝莲花纹翡翠鼻烟瓶”创作于2005年,该作品在创作设计时颇费周折,首先这是一块宝石级的翡翠料,在这么昂贵的宝石级翡翠上动刀,应该说绝非一般的人可为。此翡翠料虽然种水上有点欠缺。但通身裹绿,实在是一块上好的玉材,我经过数日的仔细观察揣摩,把整个料的形态、质地,颜色的深浅、纹理看了个遍摸了个透。玉料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各种题材的轮廓造型脑海里转动,产生多种的可能性,然而怎样把握玉料的关键点是创作成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块翡翠料的厚薄决定了它的水透性如何:太厚则体发闷,透水度差,失缺玉质滋润之感;过薄将失色,惨淡无味,失却玉质浓厚浑然之感。由此料体的厚薄要根据颜色的深浅而定。在分析澄清玉料的同时,构思也随之引发出创意的源头。
有了好的创意构思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起初根据厚材料定稿,只是简单地设计了一个用中国传统的缠枝莲花纹饰布满周身的鼻烟瓶。位置确定完后觉得右方的多余料拿下来做盖太可惜。问题是怎么把本来不规则料形,去破形施艺,脱离原来的料形,创作一件独具匠心、富有创意的工艺品,使作品达到完整统一自然协调,即瓶和盖浑然一体。
在中国传统的雕刻中无论是玉雕炉瓶还是象牙细刻,挖空取料镂刻出完整的链条并不是十分罕见也并非难事,关键取决玉料的大小和位置,因此率先想到了用传统的链条方式,去补空借料,取出一小部分料并用链条连接,来满足设计中瓶盖分离的缺陷。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传统链条的不足,只能左右动,而不能 360°的转动(因瓶盖要上下左右放的)同时似乎缺少新意。在绞尽脑汁几乎放弃时,一个破釜沉舟的设想使我兴奋不已好像重又看到了曙光,我只能冒着风险大着胆子向传统的制作工艺挑战,一旦失败将耗尽多年的心血和钱财(因这一材料太昂贵了)。在瓶口的颈部拉出一个圈和链条连接,既能和链条连接又能左右上下360°转动。因为颈口还要伸进工具掏堂子,这等于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无论是工艺还是功夫对作者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颈口外圈的缝隙的大小,圈的粗细和瓶口的大小,瓶壁的厚薄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都只能恰到好处,否则将功亏一篑,办法想好了也只能走华山天险一条路。但在制作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出来了,翡翠玉料质硬而滑,在极小的面积上偌要按现有的雕刻工具没法去分离颈圈和瓶口(因差不多在一公分不到里做圈),现有的工具自然没有那么薄。这样只能在改良工具上动脑筋。经过耐心仔细的雕琢使瓶和圈完美分离,使链条圈在瓶口外可以360°自由旋转,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扫清难题的同时几乎创造了一个奇迹,成就了一件具有独特工艺的作品,可以说是旷世杰作。
工艺美术理论家杭间在其“手艺的思想”里这样论述:“手艺是一种构思、设计,也是一种游戏。构思、设计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游戏也得服从游戏规则。然无论构思、设计还是游戏,最为精彩的地方却正在‘出位之思’——于既定的规律、规则之中涌现灵感的闪光,获得游戏的自由,而这,亦即是一种创造,戴着镣铐起舞般的自由发挥。”作为治玉人,我们会比一般人更理解此话的含义,剑走偏峰,戴着镣铐起舞般的自由发挥是我们治玉人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出位之思”的基础。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