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炎炎夏日清爽“扇”标

[ 知识百科 ] 2010-07-23 来源: 海峡烟草报 作者: 李润

  炎炎夏日,携带方便、轻巧灵活的扇子时时舞动在人们的手中。“有风我不动,我动就有风。如果不用我,除非刮秋风”的扇子,在盛夏给人们带来清爽的同时,其独特的形象也时常进入到烟标中。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英美、老巴夺等烟草公司就曾在我国相继出品过“金扇”“锦扇”烟标,主副版均为一把折扇。而最具消夏生活风情的,则莫过于兴记南洋侨胞烟厂出品于上世纪40年代的“南洋桥”烟标。该标副版描绘有一名孩童左手拿着蒲扇,惬意地在悬于两树间的摇床上休憩的画面。

  之后,扇子便不断亮相于烟标,其中潇洒大方的折扇被采用的次数最多。如聚祥烟厂上世纪40年代出品的“双扇”烟标,主版图案为两把梅花折扇(图1);青岛、庆阳、厦门、四平等卷烟厂家上世纪70年代分别出品了“金扇”“古扇”“沉香”“香扇”等烟标,主版图案为所绘图案略有不同的下垂流苏的折扇,其中有的还装饰有中国结。

图1

  随着电扇的出现和普及,扇子的实用价值逐渐减少,然而扇子仍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有的美学价值和象征意义,出现在各种场合。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产生的一些手持扇子的人物烟标,就是最好的说明,如襄樊、南京、四川省烟草公司等分别监制出品的“桃花扇”“大红袍”等烟标。前者主版描绘的是李香君手持一把象征着爱情的桃花折扇,后者的主版图案则是戏曲中七品芝麻官手持“当官难难当官”的折扇。南京烟草公司监制出品的“金陵十二钗”为套标,其中宝钗扑蝶一枚,表现的是宝钗托腮,左手朝背持一把折扇。

  诸葛亮的睿智就在于其手中那把看似漫不经心、飘逸摇动的羽毛扇,因此襄樊、南阳等卷烟厂家分别出品了“诸葛亮”“茅庐”“卧龙岗”等烟标,其主版描绘的几乎都是诸葛亮手摇羽毛扇的形象。淮滨、蚌埠、栖霞雪茄等卷烟厂家还分别出品过“八仙”套标,其中那枚描绘汉钟离的烟标,主版是汉钟离手摇或脚踏其法宝芭蕉扇的画面。常德卷烟厂出品的“济公”烟标,主版图案是济公手摇法力无边的破扇。

图2

  扇子还是我国多种舞蹈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这在烟标上也有具体的描绘。如龙岩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采茶灯”烟标(图2),主版是一名女子在绿油油的春景衬托下跳着采茶舞,女子右手舞动的扇子有如花丛中飞舞的蝴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