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大中雪茄烟坊”史话

[ 知识百科 ] 2010-11-15 来源: 《东方烟草报》 作者: 未知

  山东兖州雪茄烟生产始于清朝光绪末年,是我国最早生产雪茄烟的地区之一。其历史之长,产品之独特,曾名扬中外。20世纪30年代,兖州雪茄烟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城内的制烟作坊发展到40余家,工人达1400多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中雪茄烟坊”。

  烟坊经理刘长生为山东曲阜人,清光绪末年到兖州学习卷制雪茄工艺,5年后在兖州筹集资金创办了大中雪茄烟坊,主产“桂花”、“蓉花”两种牌号。刘长生在雪茄烟的制作上非常考究,原料选自兖州皇城园地种植的优质晒烟,也称“所烟”,按质分类,按级专用。此烟叶厚度适中,棕红颜色,燃烧性好,填充能力强,鲜烟叶摘下晾晒片刻即可燃吸,吸之灰白火亮,停吸即灭,香气浓郁。刘长生还精选多种中草药、冰糖、蜂蜜、茴香、高级料酒等为辅料。烟坊在制作工序方面极为严谨,分为初选和精选两个步骤,原料选好后不能混放,分别用箩、筛盛放,并有标记,叶组配方及调料由专人配制。

  因选料好、配方及制作工序严谨,烟坊生产的雪茄烟质量上乘。在雪茄烟的外包装上,烟坊多采用硬纸盒包装,很少用软包装,高级雪茄烟则采用玻璃盒或木制盒包装,木制盒用枣红色铺底,金色勾图案,十分典雅、华贵,消费者常以此作为馈赠佳品。因此,手制“桂花”、“蓉花”牌雪茄烟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多次获奖。“桂花”牌雪茄烟于1929年在上海工商部展览会上荣获二等奖章;“蓉花”牌雪茄烟于1932年在山东省陈列馆举办的展览会上荣获优等奖章,1934年在北京铁道部第三届铁路沿线物产展览会上荣获金牌。

  据刘继章(原大中雪茄烟坊经理刘长生之子)称:金牌式样为圆形,铜镀金,直径10厘米左右,牌面刻有“国光”及太阳射出的光线,厚度约4厘米;盛金牌的是一个很精致的盒子,盒子里边是紫红绒布,放金牌的位置是按金牌大小设计的凹坑,金牌放在里边正好卡住不动,盒子的颜色是枣红色,上边镶着玻璃,透过玻璃就能看到金牌。

  大中雪茄烟坊的名气越来越大。1933年,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渠指名大中雪茄烟坊抽出5~6名制烟艺人去济南千佛山残废院传授雪茄制作技艺,同时指示滋阳(今兖州)由建设临时费项下拨借给大中雪茄烟坊大洋1000块予以扶持。此后,大中雪茄烟坊的生意异常火爆,很快超过了已有一定规模的另外两家烟坊“琴记”和“华美”,一跃成为兖州最大的雪茄烟制造商。20世纪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兖州雪茄烟生产逐年下降,加之经营不善,大部分制烟作坊倒闭,只有大中雪茄烟坊勉强维持生产。

  1958年11月,兖州县政府根据上级指标和群众要求,拨专款恢复历史名产雪茄烟的生产,创办了一处地方国营雪茄烟厂。此时,大中雪茄烟坊停办,刘长生全家及从事雪茄烟生产的24名老工人被新烟厂招收。

  大中雪茄烟坊的兴衰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手工业的一个缩影。今天,大中雪茄烟坊虽已不复存在,但其业绩却被载入了兖州雪茄烟生产的光辉史册。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