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鼻烟壶:从王公到平民的珍玩

[ 知识百科 ] 2010-11-24 来源: 《财富生活》 作者: 张丽雯

  目前国内鼻烟壶的收藏还没有形成气候,价格较国际市场也低出许多,但随着国人对鼻烟壶艺术的不断认知,鼻烟壶市场将慢慢升温。

  提起鼻烟壶,首先得从鼻烟说起,鼻烟属舶来品,吸闻鼻烟的习俗最早起源于烟草发明者印第安人。  

  鼻烟是选用较好的烟叶,加入一些药材,碾成粉末,再密封陈化数年而成,据说有助消化、解疲劳、明目祛疾、医治创伤等功效。吸闻鼻烟无须火种,手指拈起鼻烟送至鼻孔,轻轻吸入即可。

  明万历年间,鼻烟由意大利商人作为向中国皇帝进献的贡品,传入中国,最先属皇室专用品,至清代已遍及大江南北。清朝各代皇帝视鼻烟为异宝,嗜爱吸闻,并常以此赏赐大臣,皇帝赏赐不敢受用,又不能不用,王公大臣遂重金购买鼻烟吸闻。人人如此,相习成风;上下如此,相沿成礼。三百年间,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嗜闻鼻烟,鼻烟的效用如同米面水火,不可一日缺,不可一人缺,装具鼻烟的鼻烟壶遂应运而生。

  中国鼻烟壶始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在中国最早装具鼻烟的器具是随鼻烟一起进入的鼻烟盒,由玻璃制成,形状有方有圆三角六角等,用隔子分成几层,贮放味品不一的鼻烟,一般存放四两至一斤,后来由于携带不便,改为小瓶,这就是最早的鼻烟壶雏形。

  制作鼻烟壶的材质非常多,有料质、瓷质、玉质、内画等很多种,应有尽有。

  古玩界习称玻璃为料,玻璃制作的器物,称作料器。料质密不透气,不易受潮,是制作烟壶的上等材料,初造烟壶,料质居多。清末著名书画家赵之谦著《勇卢闲诘》云:“制壶之始,仅有玻璃,余皆后起也。”这说明,清人最初是用玻璃制作鼻烟壶。康熙时期的料质鼻烟壶浑朴典雅,雍正乾隆时期力事增进,使料质烟壶玲珑华妙,精美如珍,价逾黄金。

  2005年12月12日北京翰海拍卖的清乾隆御制料胎珐琅彩开光山水鼻烟壶,高4公分,“乾隆年制”楷书刻款,椭圆形圈足,涅白玻璃胎上施珐琅彩,壶体两面开光,开光内以胭脂色绘西洋山水楼阁,开光外绘卷草纹,铜镀金錾花盖,样式新颖,做工精致,最终成交价352万元人民币。

  瓷质鼻烟壶是清代陶瓷工艺中独具特色的精彩作品,由宫廷至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担当重要角色。康熙朝烟壶首烧青花品种,当时的郎窑青花、釉里红及红釉品色彩鲜亮,当为上品。雍正时增烧浆胎青花、青花釉里红、斗彩、矾红彩、珐琅彩、天蓝等,色彩淡雅、温润如玉,工艺日趋精妙。至乾隆时品种大增,最出色的是珐琅彩,采用西方油画工艺,色彩清新艳丽,立体感很强。

  2006年3月29日纽约佳士得拍卖的清乾隆瓷胎画珐琅万代长春鼻烟壶,高5.1公分,器身呈葫芦形,色彩纯正,铜镀金錾花盖,满绘葫芦枝蔓,“乾隆年制”蓝料款,葫芦因其多籽,瓜藤绵延,人们赋予它多子多福、福禄万代的美好寓意。此器原为一对,流传有序,另一只现被Mary and George Bloch收藏。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几乎一模一样的,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也收藏有一件类似作品,此器成交价35.2万美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