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在用中改 在改中用——河南烟区扎实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_农业生产吸烟有害健康!

[ 热点资讯 ] 来源: 作者:

立夏至,农事忙。记者日前走进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天叶烟叶种植合作社。在这里,新建成的农机库已投入使用,装有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智能铁牛”从库里鱼贯而出,奔向广袤的田野。

“在烟草公司的支持下,我们合作社先后购进240台套农机具,建成了50座智能电烤房……”合作社负责人李晓兵对记者说,通过“机艺田服”融合改造,合作社烟叶生产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天叶烟叶种植合作社的变化,只是河南烟区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河南烟区聚焦烟叶生产关键环节,建设农艺、农机、农田、农服“四位一体”现代化系统,以农艺优化倒逼农机改进、以关键环节农机应用倒逼农艺优化,以示范县建设和达标验收推动综合机械化作业率提升,加快推进烟叶生产向全程全面机械化升级,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上跑出了“加速度”。

把握发展新机遇

在河南烟区,豫中烟区以平原为主,适合中大型农机作业;豫西烟区以山区丘陵为主,适合中小型农机作业;豫南烟区多为丘陵、岗地,包括部分平原,适合中小型农机和部分大型农机作业。

透过地理特点可见,河南烟区具备各类机械作业的基础和优势。机械化的持续普及,必将为烟区稳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自国家烟草专卖局将烟草农机纳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范围以来,河南烟区加快烟草农机引进研发和示范推广速度。2013年,河南烟区启动全程机械化作业试点工作,在部分工业企业基地单元内筛选配置了一批烟草专用农机,在许昌、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烟区开展了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及技术规范研究,着力构建覆盖烟叶生产全环节的农机装备体系。

迈进“十四五”,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提出,把烟叶产业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以打造“河南浓香”烟叶品牌为抓手,推动烟叶产业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河南省局(公司)把“机械化”作为实现“七化”目标的基础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去年年初,河南省局(公司)靠前部署,要求全省烟区加快推进机械化转型,推动烟叶生产向全程全面机械化升级,在更高水平实现烟草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发展阶段,河南烟区乘势而为,坚持走“特色烟+全程全面机械化”之路,加大农机配置力度,全面提高生产全环节机械化作业率,用实际行动回答“在哪里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的问题。

河南烟区牢牢抓住机遇,目前,全省烟区专用机械全部实现了国产化,13个主要生产节点农机数量达到1.3万余台套。2023年,河南烟区机耕、起垄、移栽、覆膜、中耕培土、施肥6个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达78.33%,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7.13个百分点。

“机艺田服”协同发力

目前,天叶烟叶种植合作社按照新的农艺标准起垄耕作的1600亩烟田已完成移栽。

李晓兵告诉记者,通过统一农艺作业标准,井窖式烟叶移栽机、起垄覆膜施肥一体机、多功能揭膜打孔一体机、移栽浇水施肥一体机等机械都可以进入烟田实施机械化田间作业,仅用5天就完成了移栽任务。

坚持“机艺田服”协同发力,河南烟区把功夫下在“融”上,在农艺机械化重塑、农机工程化攻关、农田宜机化改造、农服数字化赋能四个方面积极探索,按照目标任务、方法路径、探索实践的融合行动逻辑解读“四农”协同、诠释“四轮”驱动,营造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氛围,让烟农实现了轻松种烟。

——以艺促融,让农艺适宜农机。聚焦“降强度、减用工”两个核心,坚持在生产工序上做“减法”,根据三大生态区生态特点梳理形成宜机化农艺参数,为农机装备设计制造、选型定型、推广作业提供了依据。通过农艺重塑,将“六大环节”细分为清洗消毒、播种、剪叶、耕整地、起垄施肥、覆膜、栽苗、中耕培土、打顶、植保、拔秆、采收、装卸烟13个具体操作节点;将原有的32个作业工序简化整合为23道,形成以“4次轻简采收”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亩均用工减少5.9个。

——以机促融,让农机适宜农艺。坚持“自主研发、合作研制、引进改造、赛马选型”四条路径,加快全程全面机械化研发攻关,推动成熟环节机械“从1到10”升级,薄弱环节机械“从0到1”突破。立项“破题”攻关,科技项目选题布局向农机农艺类方向倾斜,注重“一机多能”复合配套机械的研发改进,从农机装备端推动实现作业流程“多步并一”;开展“赛马”选型,在全省层面组织16次农机“赛马”选型和新型农机烟农体验活动,选购烟农满意、适用性强的各类农机3807台套。

——以田促融,让烟田适宜农机。烟区政企合力推进基本烟田保护制度落实落细,累计推动完成52万余亩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全面开展烟水、烟路等设施配套建设,推动烟田小并大、弯变直、陡改平,打造百亩片、千亩方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宜机化烟田;稳步推进烟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程标准项目,着力改善农机作业环境,在解决机械作业“下田难”“作业难”等方面率先探索出路。

——以服促融,让专业化服务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在“智慧烟叶”平台设置烟农专业化服务模块,建设基本烟田、烟草农机、烟叶生产服务工人三大数据库,集成种烟地块、农机资源、烟农等三类信息,对接供需双方需求,向烟农提供农机线上预约服务;探索推广农机异地服务、跨区作业等方式,延长农机使用时间、扩大农机服务范围,为烟农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农机作业服务,初步实现了农事服务“掌中行”。

把推进机械化发展作为历史使命、政治担当,河南省局(公司)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会、“赛马”会等,全面营造“选机、用机、研机、改机”的氛围,切实形成了“在用中改、在改中用”的农机推广新模式。

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管理和机制等多个方面因素。河南省局(公司)分管农机农艺融合专项工作的负责人表示,今年,河南省局(公司)将继续加强攻关、精准发力、破解难题,摸清实情、谋求实招、干出实效,以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为河南烟草商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助力增彩。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